低密度脂蛋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、遗传学和治疗学见解

健康网 高血脂 1.1W+

低密度脂蛋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、遗传学和治疗学见解-第7张图片-爱来健康

图7.通过观察性研究和遗传研究比较LDL-C、残余胆固醇和Lp (a) –C升高1mmol/L (39mg/dL)对心肌梗塞的风险。经Nordestgaard /等人的许可改编的哥本哈根一般人群研究中的个体数据。311

这三类脂蛋白各自对斑块进展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(图7和要点10))。因此,将所有三类脂蛋白作为总apoB或非HDL-C结合使用时应谨慎。诸如“含apoB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”之类的简化表达,可能会误导读者。如上所述,LDL-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并因此导致ASCVD的主要原因,并且通常是大多数个体中最丰富的动脉粥样化颗粒(LDL〜1mmol/L;VLDL〜40μmol/L)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人HDL颗粒的含量比LDL多10倍(约12 mmol/L)。在某些个体中,作为遗传背景和代谢状态,富含TG的脂蛋白或Lp(a)(摩尔浓度范围:0.1–0.7 mmol/L)在定量上可能比LDL更重要。


要点10   悬而未决的问题

  • LDL、Lp(a)和残粒驱动ASCVD的因果机制是否不同?

  • ω-3脂肪酸是否会影响脂蛋白(包括残粒和LDL)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?

  • apoC-III和/或ANGPTL3的治疗性调节会减弱LDL对动脉斑块生物学的影响吗?

  • HDL颗粒及其成分的治疗性调节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弱LDL驱动的动脉粥样硬化生物学?

参考文献:6,7,9,11,12,287,311-333

ANGPTL3=血管生成素样3。

由于其胆固醇含量升高(“残余胆固醇”,每个颗粒<4000个胆固醇分子),富含TG的残粒也有助于内膜胆固醇的沉积。像LDL一样,残粒很可能通过内皮细胞的转胞吞作用进入动脉内膜,并在被巨噬细胞摄取为天然的(而不是修饰的)颗粒之前被捕获,从而产生泡沫细胞。6,312此外,LPL水解动脉内膜残留的TG,会产生组织毒性的游离脂肪酸,从而诱发炎症。313,314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