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(2020,北京)》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制定。以下是该文件的核心内容概要:
背景与目的:
结直肠癌是中国主要的癌症之一,对居民健康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。为了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,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显得尤为重要。
指南形成方法:
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,多学科专家参与,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。
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:
针对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中的13个临床问题,提供了详细的循证推荐。
流行病学:
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,存在地区、性别和年龄差异。
危险因素:
包括结直肠癌家族史、炎症性肠病、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吸烟和大量饮酒。
保护因素:
包括阿司匹林服用、膳食纤维、全谷物、乳制品摄入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。
筛查相关病变病理分型和分期:
介绍了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和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系统。
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定义:
定义了结直肠早期癌和癌前病变,包括腺瘤性息肉、锯齿状息肉及息肉病。
筛查不良结局事件:
讨论了筛查的危害、过度诊断和间期癌等问题。
人群风险分类:
定义了一般风险人群和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。
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:
包括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。
筛查起止年龄:
推荐一般人群40岁起接受风险评估,中低风险人群50~75岁接受筛查,高风险人群40~75岁起接受筛查。
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:
推荐结肠镜作为金标准,FIT适用于筛查,乙状结肠镜和结肠CT成像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筛查。
筛查周期:
推荐每5~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,每年进行一次FIT检查。
早期治疗:
对不同大小的结直肠病变推荐了不同的治疗手段,包括圈套器切除术、EMR和ESD。
其他:
讨论了筛查组织与管理随访流程,以及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等。
这份指南旨在规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,提升中国结直肠癌防控效果。
猜你喜欢
- 2个月前《国家卫健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》核心内容解析及原文下载
- 2个月前《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》核心要点解读
- 2个月前《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(2024)》核心要点解读
- 2个月前《易栓症诊断与防治中国指南(2021年版)》:全面解读与临床应用
- 2个月前《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》:优化诊断与治疗策略
- 2个月前《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4版)》:优化治疗策略助力改善患者预后
- 2个月前《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》:精准诊断与管理提升患者预后
- 2个月前《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(2024版)》:标准化诊治指南助力临床管理
- 2个月前《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(2024版)》:全方位管理未破裂动脉瘤
- 2个月前2024年《卵巢黄体破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:诊断与治疗指南